職場情報站 - yes123求職網
回上一頁

職場情報站

【 2025年07月 調查主題 】 企業缺工潮現況與AI自動化計畫調查

84%企業缺工!人力吃緊!78%勞方工作量增加! AI人才起薪高33.5%!九成一勞工憂心被取代!

各行各業面臨人力吃緊狀況,加薪無法解決缺工問題?甚至波及資方業績停滯、據點關閉?人才招募困難,是否讓企業轉型人工智慧或自動化的生產與服務?放眼未來十年,有哪些工作可能會因為AI崛起而消失?

文/楊宗斌
資方想解決缺工! 最高願意加薪10%! 55%勞方坦言現職企業人力吃緊!

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發現,有高達84.3%的企業坦言,目前屬於「缺工狀態」,比例略高於去年調查的82.7%!

為了解決缺工問題,針對釋出的相關職缺,資方也表示,平均待遇「最高」願意再增加10%,幅度略高於去年調查的9.5%;這當中甚至有一成(10.2%)的公司透露,調薪上限可達「20%(含)以上」!

而且在可複選狀況下,假如以「職務別」來看,前五大缺工人員依序為:「門市、外場、客服人員」(40.2%)、「產線作業人員」(39%)、「業務或銷售人員」(37.9%),以及「藍領技術型人員」(31.3%)、「財務會計人員」(30.1%)。

其餘同樣仍缺人的職務,又分別是:「硬體技術型人員」(23.4%)、「行政總務人員」(22.3%)、「研發人員」(21.1%),以及「人力資源人員」(18.2%)、「軟體技術型人員」(16.9%)。

相較下,上班族也是「感同身受」!自認目前任職企業有「人力吃緊」狀態的,比例達到55.3%,略高於去年調查的53.7%;而且如果有的話,其中的七成八(77.8%)認為,確實造成自己工作量的增加。

缺工效應! 60%放寬求才標準! 四成一業績受影響! 33%調整產銷時間!

本次調查也顯示,若目前屬於「缺工狀態」,其中有60.3%的企業坦言,其實會因此「放寬」應徵者錄取標準;也代表「沒有下修」徵才標準的資方,仍佔了39.7%。

不過由於正遭遇缺工問題,有四成一(41.3%)的公司指出,因此對本身業績造成「負面」影響;也有33.4%的資方表示,因此被迫「調整」營業或生產時間(段);以及還有四分之一(25.3%)的企業透露,因此「放緩」營業或生產據點的設立。

解讀此次調查結果,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,目前缺工比較嚴重的行業,主要集中在服務業,像是餐飲休旅業、百貨流通量販業以及運輸業。

只是內需型服務業的平均起薪,仍不如外銷導向產業,因此業者除了積極提高待遇外,也可以透過改善工時長短、減輕工作壓力,以及增加員工福利等措施著手,優化職場環境來留才與搶才;還有提高雇用中高齡勞工與二度就業婦女的意願,皆有助於緩解缺工潮衝擊!

22.5%執行中! 過半企業擬訂AI計畫! 未來工作恐消失31%起跳?

近期AI掀起產業革新風潮,勞資雙方的看法又是如何?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, 合計有51.8%的公司透露,「有考慮」以「自動化」或「人工智慧」方式,進行生產或提供服務,比例略高於去年調查的49.8%,而且又分成:29.3%屬於「計畫尚未進行」;22.5%屬於「計畫進行中」。

若已擬訂相關計畫,關於AI新部門、新事業的「薪酬規劃」部分,本次調查更發現,資方針對擁有相關職場技能的人才,預估他(她)的平均起薪,會比其他員工「至少」高出33.5%;這當中甚至有兩成(20.1%)的企業表態,願意提供多出「五成(含)以上」的待遇溢價空間!

在硬體端,出現機器人的自動化、全天候生產;再到軟體端,有人工智慧AI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的高速運算,恐怕將有工作、行業消失!預估在「十年後」,因為發展「機器人自動化」或「AI(人工智慧)系統」,企業方面平均認為,目前的工作機會,將大約消失30.9%!

AI取代人力? 勞心型:翻譯、記者! 勞力型:售票員、客服!

難怪預估在「退休前」,有高達九成一(91.1%)的勞工透露,「會擔心」自己的工作(職務)被機器人或人工智慧取代,比例略高於去年調查的89.6%。

同樣以十年後來看,在機器人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職場,預估哪些「勞力型」工作消失機率較高?在可複選狀況下,前五名依序為:「售票員」(56.6%)、「客服人員」(55.6%)、「產線作業員」(54.6%),以及「加油站人員」(37.2%)、「飯店櫃檯人員」(36.2%)。

至於第六到第十名,又分別是:「量販店、超商店員」(35.1%)、「電銷人員」(34.1%)、「餐廳服務生」(33%),以及「保全人員」(31.8%)、「門市銷售員」(29.9%)。

若也以十年後來看,在未來的AI職場,預估哪些「勞心型」工作消失機率較高?同樣在可複選狀況下,前五名依序是:「翻譯人員」(40.5%)、「記者」(39.3%)、「銀行櫃檯行員」(38.3%),以及「保險業務員」(31.4%)、「金融交易員」(30.3%)。

在第六到第十名部分,又分別為:「秘書」(23.3%)、「產線工程師」(22.4%)、「金融分析師」(21.3%),以及「會計師」(20.3%)、「金融授信人員」(18.4%)。

協助處理公務! 62%勞方考慮使用ChatGPT! 五成三資方表態支持!

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,有六成二(62.3%)的勞工表示,會考慮使用「ChatGPT」這類人工智慧程式,來協助自己處理公務(事);還有協助自己撰寫履歷表與自傳,上班族坦言考慮使用「ChatGPT」的比例,更高達70.2%!

相形之下,則有53.3%的企業指出,「支持」員工使用「ChatGPT」這類人工智慧程式,來協助他(她)們處理公務(事);但也代表「不支持」的資方,仍佔46.7%,正反兩面呈現接近「五五波」的態勢!

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建議求職者,自傳內容部分最好仍是「親力親為」,避免使用「生成式AI」輔助撰寫,產生過度制式化的版本,應該盡力凸顯出個人特色,像是過往職場經歷、專業成果表現,以及外語或技能證照,並以小故事、舉實例方式,佐證自己的工作態度與能力值得信賴!

缺工、待遇漲、少子化! 企業加快AI腳步! 人機協作:工作不會完全消失!

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憂心表示,面對薪資上漲趨勢,無法避免資方將人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,也就是勞工自己;甚至可能無法解決缺工潮問題,改以自動化設備、機器人取代,或者增加現有編制內員工的工作量;加上少子化、高齡化時代來臨,企業將加快AI與無人化營運的腳步。

楊宗斌並指出,從科技業的無人產線,到無人商店、無人車、無人機等試驗,以及與「FinTech」相關的理財分析,自動化、人工智慧已同時衝擊到勞力密集與資本密集型工作:代表藍領和白領階級的勞工,都需要正視這場由AI浪潮掀起的「職場革命」!

只是楊宗斌也認為,人類工作並不會完全被取代,因為勝過機器的部分,在於「人性」這兩個字:像是關心、同理心、人際互動。比如說醫護工作,不是光靠治療儀器,「醫病關係」更需要靠溝通;還有社福照護工作,不僅僅是陪伴,銀髮族更需要來自內心的「噓寒問暖」;媒體工作也不會消失,因為需要查證與深度報導分析,透過「有溫度」的文字、影音力量來影響社會。

楊宗斌進一步預測,最終將走向「人機協作」的概念,也就是AI(機器人)與勞工,未來在職場範圍內,為了達成任務目標進行直接合作:前者從事精準度、重複性高的工作,後者在前者輔助下,從事更具創造性的工作。

最後楊宗斌建議「網路Z世代」的上班族,畢竟AI技能已逐漸成為「職場顯學」,身為社會新鮮人在未來十年內,若不懂得「人機協作」的理論,以及不會使用AI軟體來處理公務,同時提高本身工作效率,恐怕將遭到其他更專業的人士所取代!

〝企業缺工潮現況與AI自動化計畫調查〞,是於2025年7月4日到7月17日,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,調查目前有工作的會員,有效問卷共1,377份,信心水準為95%,誤差值為正負2.64%。至於企業有效問卷共1,055份,信心水準為95%,誤差值為正負3.02%。

回上一頁